首 页>安康文明网>思想道德建设>身边好人 > 正文内容

致富不忘乡里人

2019-08-01 17:58 来源:
字体大小:【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镇坪县华坪镇尖山坪村,张玉仁。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本村致富带头人的身份影响着周围的群众。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品质,他的爱心与奉献受到人们的传颂。

张玉仁出生于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不幸失去了左手,在辍学两年后他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1997年,还是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的他就随着别人外出打工,辗转15年后,先后做过临时工、学过漆匠、买卖过中药材,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在山西矿山上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多年来有了一定的积蓄,原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没有选择安逸。

他一直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在经过多方考察后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点贡献。2012年带着自己的妻儿和所有的积蓄,怀着为百姓谋发展的感恩情怀,怀着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毅然回到了尖山坪村,同年在尖山坪村二组投资新建了大王包水电站,年发电量200万度左右,年营业额70余万元。

随着在家乡创业经验的积累,对家乡了解的深入,张玉仁对家乡人民的疾苦和贫困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别是从2014年尖山坪村被确定为贫困村,虽然这几年,依靠国家扶贫政策的引领和村两委会的带动,目前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有62户143人未脱贫,如何让这些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也一直是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张玉仁是带头致富的先锋者。他通过对尖山坪村的调研考察,走访当地百姓,看准了尖山坪村十一组(上湾)这片无人区。在当地百姓的建议下和镇坪县农科所专家的指导下,萌生了集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高山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收购、销售,家禽、高山冷水鱼、蜂蜜养殖与销售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多年没有人耕种的土地、没有人管护的山林,这样不仅能付给老百姓一定的租金报酬,同时也通过劳务用工的方式带动一些贫困户务工挣钱。当这种想法萌生后,张玉仁先后注资600万组建了镇坪县华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镇坪县上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经营主体带动的方式,按照“五条路”的总体思路,以中药康养为总揽,发展生态旅游、名贵中药材林下种植、高山特色林果种植、高山冷水鱼养殖、中华蜂蜜养殖等五大主导产业。规划在尖山坪村十一组(上湾)种植乌天麻100亩,建设重楼种源基地100亩,建设白及种源基地100亩,种植党参100亩,种植云木香100亩,种植猕猴桃200亩,种植五味子200亩,种植林下黄连4000亩。养殖中蜂500箱,养殖高山冷水鱼10000尾,养殖小鲵10000尾。围绕原生态种植养殖,建成上湾生态观光休闲产业园。

张玉仁是贫困群众的暖心人。他对待贫困户像春天帮的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而全村贫困户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常年靠着种植几亩土地,养猪,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出门挣钱的想法不现实。他根据自己的这些规划,考虑到贫困户要脱贫的迫切愿望,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以“土地流转+林地流转+劳务用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本地就业,实现不用出门就能挣钱的愿望。好多贫困户凭着自己种地的真本事,成了上湾生态观光休闲产业园的长期技术工。他还自己先学习各种技术,然后利用劳务人员中途休息的时候,与大家一起讨论各种技术,询问农民需求,并把自己拥有的技术交给老百姓。共计带动了尖山坪村71户223人农户(其中贫困户就业54户177人)。张玉仁的上湾生态观光休闲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投资150万元,(其中:流转土地120亩,林地5160亩。已完成乌天麻种植10亩,云木香种植50亩,党参种植30亩,重楼种源基地25亩;蜂蜜养殖200箱,贫困户在本园区累计务工超过1000个,劳务工资共计10万元)。

近几年来,张玉仁心里装着贫困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事业上,把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他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每天和贫困户一同上山劳动,一同吃饭谈心。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大山的孩子、农民的儿子,我要把我的满腔热血和全部精力献给我挚爱的家乡,献给我的乡亲父老”,更是张玉仁的真实写照。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因赢得贫困户的信任和支持,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玉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助人是快乐的”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是他真诚、真挚的善举,他就是我们身边带头致富、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