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新闻动态>文明安康 > 正文内容

小照片大情怀,石泉义工联“摄影家”活动情暖山村

2018-11-10 00:00 来源:
字体大小:【

  石泉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特别是在偏远山村,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留下大量的空巢老人。这些老人久居大山,极少外出,大多数人一生不曾拍过一张彩色照片。在世时,他们任劳任怨苦耕劳作,思儿念女独倚门框。去世后,他们的老伴儿、儿女、友人、邻居,纵有万般思念却也无从追忆。近年来,石泉县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由石泉义工联组织摄影爱好者免费为山区老人照相,为留守老人送去一份精神慰藉,让人间大爱遍洒城乡山村。

  按需服务做公益。针对石泉县的一些偏远山村,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或者以其他方式走出大山、从而留下大量的空巢家庭、留守老人的现象,石泉义工联2016年9月发起“摄影家”本土大型公益活动。预计用六年的时间为全县140个山村60岁以上的1.3万名老人、老年夫妻及其家庭拍着一张12寸的全家福照片(A4纸大小)并现场冲印、塑封、赠送,免费为中老年人照证件照。该项活动立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分别给予大力支持。在各相关单位的赞助支持下,石泉义工联成功举办了“石泉县第首届摄影大赛”,以展现当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群众精神风貌、老年人的生活面貌为主题,对各位参赛选手的作品进行评奖,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纪念奖若干名,大大提高各者愿者的参与积极性。项目发布不到3天,就有本县摄影志愿者和外地摄影者爱好者200余人前来报名参加活动,他们免费为老人拍全家福、证件照、合影照,还有的为贫困老人拍脱贫攻坚档案所需照片,为老人们留下精彩的瞬间。

  业精于勤提质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摄影活动也不例外,看似一张照片,蕴含着志愿者们的辛勤努力,展现的是老人们的信任和评价。因为在老人们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生能给自己和亲人们留下的最好回忆了。石泉义工联深知这项活动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所以在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要求“摄影家”志愿者们端正态度,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严把准入关。通过招募、注册的方式,遴选50名摄影爱好者成立了石泉义工联“摄影家”志愿服务小分队。在这近50名志愿者中,有20余人的摄影经历均在8年以上,他们装备精良,技术精湛,有单反照相机、广角镜头,还有3人自购了航拍器。其余30人也是业余爱好者,摄影经历最少也在2年以上。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热爱公益的心。进入志愿服务队后,自觉遵守协会管理规定,积极响应号召,经常周末进村入户开展摄影公益活动。二是加强实战培训。每季度在正式给老人拍摄全家福之前,先组织所有志愿者开展为期两周的摄影技巧培训,采用“师徒结对”、“一对一”、“一帮一”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摄影水平。每年春天,石泉义工联都会邀请到安康市摄影家协会、鑫夫人婚纱摄影公司的专业人员来提前授课,让“摄影家”们重点掌握拍摄人物的构图、曝光技巧,用镜头描写老人们的所思所盼。三是用心服务。“留下善与美”是“摄影家”志愿服务的活动理念,他们要求志愿团队、志愿者必须做到用心服务,用爱暖心。儿女不在身边,志愿者就是这些空巢老人的子女。每到一个村子,一户家庭,志愿者们都是先亲切地与老人们嘘寒问暖拉家常,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清理卫生,换好干净衣服后,再根据老人们的需求照相。对于失明、聋哑及残疾人,志愿服务队还请到县残联的专家用手语与他们沟通,准确地领会服务对象意愿,尽量让老人们满意。因为老人们高兴,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也很好,自然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誉。今年10月14日中午,在石泉县中池镇青泥涧村村委会院子里,当62岁的高明军和61岁的妻子余世菊从志愿者手中接过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合影照时,看到彼此恩爱和谐的场景,老两口心里乐开了花。

  长效服务创品牌。志愿服务是一项只管付出、不计回报的公益性事业,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石泉县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常抓长管,持续发力,滴水穿石。石泉义工联成立于2014年10月,为陕西省AAAA级民间公益组织,现有预备会员1300人,正式会员450人,骨干会员87人。自活动发起至今,石泉义工联共举行专门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公益活动46场,拍摄赠送照片1500余张。其中年龄最大的103岁,人口最多的四世同堂。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2万小时,共募集现金物资折合人民币 78700元,直接受益老人3000余人次,间接受益人数无法用数字衡量。志愿者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用爱心和耐心为所有老人拍摄出的一张张彩色照片,记录那些在平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爱与笑,让定格的美好瞬间成为老人永远的幸福回忆。石泉义工联此项活动深入人心,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分别被市文明办、县文明委授予“优秀志愿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队”,被省民政厅评定为4A级公益组织,2016、2017连续两年被中共石泉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以展现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稿件《为老人留住美好瞬间》一文被陕西日报刊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