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新民风建设在牛头店镇的全面铺开,“诚孝俭勤和”的核心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我们的身边不乏用心用力践行新民风的典型家庭,他们是传统美德的传承人,更是新民风的践行者。
到了竹叶村,没有不知道杨明志家事迹的人,他家是竹叶村有名的“新民风五好典型家庭”,“诚孝俭勤和”这五个字,字字都能在他家得到体现,也带来了属于这五口之家的“全家福”。
走进杨明志家中,就能看见墙上有一张醒目的标志,让人顿觉温馨宁静,那是2017年县妇联家访时特意照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紧紧依偎的一家人“聚时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诚信做人,传承好家风。在杨明志夫妇的眼中,“诚信”二字是立身处事之本,全家坚守不办“升学酒”的诚信承诺,为竹叶村树立了一块新民风“金字招牌”!家中一女一子都考上了学,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培养出两个大学生,这是天大的好事,有亲友串门时告诉她“你们子女教育做得好,上次女儿金榜题名没办酒,这次你们儿子考上“一本”大学,可以办酒庆祝一下啊”,家里人心里开始琢磨这件事。
不久后,村支书和帮扶干部就上门对他们表示恭贺,并宣传新民风建设和拒绝“升学酒”诚信承诺,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号召,遵守村规民约,为竹叶村做“新民风带头人”。
随即,高考学子杨自立向母亲表态:“妈,现在我考上大学,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办酒,丑人!”,正在外务工的杨明志给家里打电话时也态度明确:“我们是竹叶村的一份子,就要遵守村规民约,做讲诚信的人,坚决守住“不办升学酒”承诺!”,爽快乐观的黄钱秀笑着说:“我们不办酒!”就这样,一家人用最朴实的言行为竹叶村立下一座升学“丰碑”!
孝道传家,代代好儿女。在全家人眼中,孝顺是为人子女的基本品质,在2017年“好媳妇”评选和第三季度道德评议会中,经过走访评议,黄钱秀分别被评为“好媳妇”和“勤俭持家能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93岁高龄的黄昌秀老人就是家中的“大宝贝”,朴实能干的黄钱秀身为儿媳照顾婆婆,可以说是从心理到生活无微不至;勤劳坚强的杨明志走到哪里都不忘关心母亲的生活,说话恭敬有礼;乖巧懂事的杨莹莹回家总记得要第一个看看奶奶,并想法子逗她开心;自强好学的杨自立每次外出求学出发前总坚持要抱抱奶奶,道一声再见和归期......他们以孝道传家,以言传身教建设“孝心家庭”。
勤劳致富,脱贫我当先。“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2014年,杨明志家因缺技术被纳入竹叶村贫困户,得知这一情况,他们以贫困为耻,全家齐心上阵,开始了自立自强、脱贫艰苦奋斗的历程,积极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以感恩之心对待政府帮扶,将帮扶干部当成自家亲人。
杨明志在外务工勤爬苦做,年收入近五万;杨莹莹在北京担任培训机构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培养能力;黄钱秀在家持好内务,让丈夫消除后顾之忧,并积极发展茶叶、魔芋等种植和养猪养鸡产业;杨自立励志好学,以知识夯实自身发展基础。“自助者天助之”,他们家在2017年实现了顺利脱贫,现在家庭收入稳定上升。
俭约自守,修身养德馨。“开源和节流”是家庭“打江山”和“守江山”的两种渠道,他们也曾外出务工,吃过不少苦,所以在努力赚钱的同时,杨明志夫妇坚持将钱用在“刀刃”上,最大的投资便是发展生产和子女教育,在家里从小就教导儿女“一衣一食来之不易”,千万不能铺张浪费,钱财须“取之有道,用之有方”,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中,培育了杨莹莹和杨自立质朴勤劳的德行,让人相处起来如沐春风。
和睦一家,互爱人更亲。在杨明志家,对待老人,全家恭敬有礼、侍奉周到,总是孝道先行;夫妻之间,杨氏夫妇互敬互爱、相互扶持,从未恶语相向;姐弟之间,杨莹莹和杨自立互相爱护、互相鼓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都说“家和万事兴”,这话的确不错,仔细思考深层次原因,“全家福”的背后怎能离得开良好的家风和新民风践行呢?也正是在集新民风“五福”的过程中,成就了属于杨明志家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