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思纯)在婆婆张可笔所度过的近三十余载漫长的时光里,相依为命的儿媳陈小艳就是女儿,甚至比女儿更能随和而惬意的与之相处。
说这三十多年她们婆媳从没吵过架,很多人不信。
张可笔一语道破其中缘故,“她脾气好,我脾气不好。但我说她,她肯听,而且我们不记气!”张可笔爽朗地跟人介绍家庭情况的时候,儿媳陈小艳目光沉静,温和的微笑着坐在旁边。
三十多年前,石泉县左溪乡15岁的陈小艳因父母智障家境困难衣食堪忧,经姐姐介绍被家住石泉城关镇双樟村好心的张可笔收留。那时候,张可笔自己也有三个女儿,但勤劳憨实的陈小艳让心地善良的张可笔格外可怜又心疼,她走哪都把
小艳带在身边,做饭、下地干活、打猪草、进城卖鸡蛋、砍柴.....几年后,张可笔同已经成年的陈小艳相处的难分难舍。后来,干脆让陈小艳嫁给了自己的儿子谭伟伟,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张可笔有两个儿子,在三个女儿出嫁后,她帮着两个儿子兴桑养蚕,操持家务,家里家外安顿的井井有条。年迈后,她分家分给了小儿子抚养,老伴归大儿子谭伟伟和儿媳陈小艳抚养。但是没过多久,小儿子意外离世。不待张可笔从失去儿子的伤痛中走出来,老伴又意外中风死亡。张可笔一度精神消沉,好在陈小艳始终如一的陪伴在她左右。在大儿子谭伟伟外出务工的日子,偌大的瓦房院子剩下了张可笔和儿媳陈小艳,孤单困苦的日子让婆媳两人更加心心相惜。
“虽然她归兄弟养老,但兄弟不在了,我不可能让她一个人老来孤苦伶仃!”陈小艳把照顾老人看做是自己应尽的本分,户口虽然是分开的,但天长日久互相照顾和体贴的温情将两人紧紧系在了一起。
“我们一起养蚕,那时候一年才三季,我们一季就要喂十二张纸。那时候蚕茧价格才几块钱一斤,但我们就靠这供养了两个大学生孙子!”说到婆媳俩人在一起家长里短的生活,张可笔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一起汗流浃背的劳动;最骄傲的事情是用两人齐心协力用微薄的收入供养孙子读大学,而且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两个孙子在她们的教育下,克勤克俭、努力奋进,如今,靠着奖学金和假期做家教,他们一个即将博士毕业,一个在读本科。
说起儿媳做的事,张可笔如数家珍。可说到儿子谭伟伟,张可笔却笑道,没啥可说的!她说,儿子常年在县城做建筑,两人交流很少。而她每每有个三病两痛,竟全靠陈小艳在身边嘘寒问暖,茶水和饭菜早晚都是递到手上。
现在,张可笔经常头晕。陈小艳一个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经营地里的庄稼,不得已放弃了已经形势变好的养蚕业,从前年开始每年养下六七十头羊,做农活时,将羊赶进山林放养,省去许多劳力。前些年,陈小艳和丈夫谭伟伟依靠务工收入在城里买了房,但因为张可笔说城里住不惯,他们毅然选择了仍然住山上老屋陪伴古稀之年的母亲。
张可笔的家在双樟村四组的大山梁上。之前因为交通不便,周边没有安全饮水条件,房屋也老化破损严重,村里将独户的张可笔纳入了贫困系统。去年,在数据清洗事,张可笔考虑到老伴生前是老党员,虽然赡养自己的小儿子去世,但自己实际上又依靠着儿子谭伟伟生活,所以,她跟村干部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
“我是党员家属,我会一直跟党走!但是,改革都快40年了,我还当贫困户的话对不起党,也对不起‘党员家庭’这个荣誉称号。”张可笔发自肺腑铿锵有力的话,每每让入户扶贫的党员干部震撼和感动,也深深感染着儿子和儿媳辛勤劳动,自强不息。
今年,针对张可笔吃水难和危房两件事,村支部和镇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很快在张可笔家的后山一处水源地建起了可供16户村民饮水的水塔,又根据政策,让张可笔享受了危房改造项目。看着一天天砌起来的红砖墙,张可笔逢人就要感叹,“没想到老了,党还惦记着,还能住上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