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新闻动态>文明安康 > 正文内容

岚皋:“四美民风”润泽山乡

2025-04-01 09:27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大小:【

3月7日,岚皋县南宫山镇举办“弘扬四美民风 绽放时代风采”活动,为“四美之星”颁发荣誉证书.

“人无信不立。乡亲们信我,我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3月26日清晨,唐先翠一边整理货架上的物品,一边说。

唐先翠经营的小超市开在岚皋县滔河镇的街道上,门头并不起眼,却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诚信标杆”。

一包几元钱的种子,她骑摩托车送货到田间;去年化肥价格暴涨,她仍按收预付款时约定的价格供货,为此倒贴了近万元……

30年来,无论生意大小,她始终如一。

“她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什么经营策略,但总念叨‘要对得起良心’。”邻居杨德武感慨。

在当地,像唐先翠一样诚信经营的商户还有很多。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孝悌、勤俭、诚信、好客“四美民风”,正悄然重塑着大山深处的岚皋县。

数据显示:5年来,岚皋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5.8%,农村信访量年均下降12%;“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安康好人”等各级道德模范累计97人,村级“善行义举榜”覆盖率达100%。

诚信为基,敞开好客之门

几乎每天早上5时,佐龙镇孙宪明的便利店卷帘就准时升起。

在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孙宪明用30年时光铸就出一块“诚信”金字招牌。去年夏天,一位外地客商采购时多付了380元货款,孙宪明连夜查看监控、核对账目,次日一早便联系对方退了款。

“你真是个实诚人,以后就认你家。”在取回多付的货款后,这位外地客商当场预存了5000元购物金。

孙宪明的诚信经营,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也带动整条街形成了良好风气。如今,佐龙镇商户自发组建“诚信联盟”,承诺明码标价、七日内可退换。2024年,佐龙镇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47%。

“四美民风”的浸润远不止于此。

在海拔800米的枣树村,农家乐主人唐玲的故事被编成快板书,在院落会上传唱。

2023年盛夏,一场暴雨冲垮了山间道路,12名西安游客被困。唐玲腾出所有客房,免费提供食宿,还把自家储备的腊肉、干菜悉数端上桌。游客硬塞钱,她急得直摆手:“我们没有趁难发财的道理!”

这样的“好客基因”已深植乡土。截至目前,岚皋县培育“好客家庭”示范户217个,推出“客路故乡”旅游线路8条。2024年,岚皋县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2亿元,较3年前增长近两倍。

凡人善举,凝聚向上力量

3月7日,南宫山镇红日广场,45名身披绶带的普通农民在掌声中登上领奖台。

他们中,有30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妻子和年迈母亲的李照富,有省吃俭用资助12名困境儿童的艾师新,还有用10年时间还清亡父债务的熊启祥。

这些“四美之星”能从1.2万名参评群众中脱颖而出,有赖于严密、公平的遴选机制。

“网格员推荐候选人,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镇纪委审核公示,全程透明。”南宫山镇党委书记陈雷介绍。

目前,岚皋县已选树“孝悌模范”“诚信商户”“好客家庭”等道德典型500余个,设立“善行义举榜”136处。

在民主镇,“四美民风”宣讲队走遍所有自然村,院落会开到田间地头,“小喇叭”每天播送好人故事。

在佐龙镇远景村,照顾独居老人每月积10分、调解邻里纠纷积5分、参与环境整治积3分……村民可拿积分兑换米面油或理发服务。

“我们推出‘黑红榜’,用‘红榜’表扬和鼓励正面行为,用‘黑榜’曝光和警示负面行为。现在,大家争着上‘红榜’,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远景村党支部副书记文忠兵说。

创新机制,推进文明建设

南宫山脚下的农家院墙上,手绘着“二十四孝”故事漫画;

四季镇民宿的待客手册首页上,印着“好客三原则”——笑脸相迎、有求必应、分文不取;

城关镇的“诚信集市”上,摊位无人看守,扫码付款全凭自觉;

……

当诚信成为商家的本能、当孝老成为子女的习惯,这座陕南小城用质朴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让孝悌美德温暖家庭,让勤俭传统涵养乡风,让诚信准则规范市场,让好客文化扮靓乡村——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目标。”岚皋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欧阳周菲表示。

治理创新为文明建设筑牢根基。岚皋通过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不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务实管用的共建共治模式,让每一名普通村民都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当事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数据显示:近3年,岚皋县乡风文明类矛盾纠纷下降85%,村民对村规民约的知晓率和认同率均超99%。

如今,行走在岚皋的青山绿水间,“四美民风”已从墙上的标语、口中的故事,转化为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

作者:记者 郑斐 通讯员 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