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河县冷水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以提升村街卫生质量、增强群众文明程度为抓手,致力于文明乡风建设,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文明乡风。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精准把握民情民意。冷水镇党委辖18个村(社区)党支部,优化党组织设置,着力搭建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村“两委”队伍,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群众的困难问题及矛盾纠纷。二是老党员带头,潜移默化凝聚共识。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村内有威望的模范老党员“现场说法”,传递文明乡风正能量,潜移默化转变村民的思想认识,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程。三是引贤聚能,彰显特色培树新风。深入挖掘培育人才资源,回引乡贤能人投身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核桃、茶叶、魔芋种植及山鸡、生猪、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冷水特色的二凤山土鸡、小双苦荞茶、三院福天原系列白酒、土蜂蜜等产业名片。
制度保障,推进革新文明乡风。一是建立健全“一约四会”管理机制。冷水镇各村(社区)将遵纪守法、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持续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二是采用积分奖惩机制。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措施,形成加减赋分项目清单,采取月评比、季统计的方式进行考核,每季度对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进行表扬,积分可用于爱心超市兑换洗衣粉、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激发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文化支撑,厚植涵养文明乡风。一是打造服务阵地。冷水镇18个村(社区)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配齐多功能厅、图书室、棋牌室等功能用房,保证各农家书屋书刊、书架桌椅配备齐全,文体广场全部进行硬化、美化,安装配套健身器材,打造村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人才,组建文艺汇演艺术团、理论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提供传思想、兴文化、暖民心、解民忧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每年度积极组织开展惠民演出、集体升学礼、“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文明新风活动,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每月放映1场科教电影,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把乡风文明送到家门,深入民心。
志愿服务,促进提升文明乡风。一是文明实践惠民生。组织党员、退休干部、居民组长、退役军人等志愿者力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开展贴近民生、符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共开展理论宣讲、关爱老人、村庄清洁、医疗义诊、安全守护等志愿服务活动140余场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60余件。二是环境整治靓家园。结合“千万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靓化家园活动,党员干部、志愿者集中对村主干道路、河道沟渠、绿化带、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大清除、大整治”,积极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携手共建干净整洁的美好家园,补齐乡风文明建设短板,提升村镇“颜值”。
如今,走在冷水镇街头巷尾,都能切实感受到文明之美。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冷水镇正在用行动书写文明、书写进步,这些点滴变化正汇聚成磅礴力量,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