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文明办、省委文明办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安排部署,传播志愿文化,展示志愿成果,推动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安康市委文明办策划推出安康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展示活动。从安康市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各县(市、区)、各单位推荐项目中遴选出一批方向正、影响大、有特色、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社会反响良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安康文明网、文明安康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展示,持续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为志愿服务注入强大动力。
民生服务类
1.汉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慈善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项目(汉阴县志愿者联合会)。该项目自2020年12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15人,核心团队人数5人,受益人数5000人。全面打造“慈善爱心+道德银行+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品牌,制作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银行”存折,根据“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办法进行积分兑换。现有汉阴县城总站一所,各镇分站十所。自开办以来,共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单位、企业捐献衣物一万余件、书籍三千余册、其他物资折合人民币二十余万元,惠及汉阴县困难群众五千余人次。曾获评2021年度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巾帼心呵护”妇女儿童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石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支队)。该项目自2017年9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23人,核心团队人数3人,受益人数9.1万余人。该志愿服务组织是安康市首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项目面向中小学生、村(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留守妇女及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本地心理咨询师提供同辈督导及交流学习平台。项目开展以来,先后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 52场3000余人次、个体心理辅导87人96次、学习沙龙32场。曾获评2021年度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最佳服务项目。
3.宁陕县儿童服务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宁陕县义工联合协会)。该项目自2017年8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35人,核心团队人数8人,受益人数500人。以儿童发展和保护为核心,支持本地公益组织在乡村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建立儿童活动空间,为0-6岁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早期发展服务,为7-12岁的乡村留守困境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提供结构化课程和参与式活动等高质量陪伴服务,缓解社区儿童面临的成长风险和困境,助力儿童身心发展。
4.《苏州弘化家园·希望岚皋》助学项目(岚皋县援助少年儿童协会)。该项目(原名“宏华家园助学”)自2020年4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52人,核心团队人数15人,受益人数154人。对接江苏省弘化社慈善基金会,2020年筹措20万元助学金帮扶154名困难学生。组织志愿者对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曾获评2021年度安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最佳服务项目。
5.“旬速办”志愿服务项目(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该项目(原名“旬代办”)自2021年4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200人,核心团队人数20人,受益人数500人。依托政务服务大厅,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变“群企跑”为“政府跑”,常态化为群众提供咨询解答、办事指引、政策宣传、“疑难事帮代办”协调等服务。截至2022年6月,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1万余件,完成帮办、代办工作2300多件。“旬速办”——“疑难事代您办”服务模式曾被央视一套《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入选安康市审批服务改革“十大优秀案例”。
6.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汉滨区红十字会)。该项目自2021年3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50人,核心团队人数4人,受益人数1000人。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工作,不断强化群众参与现场救护意识,提高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累计为城乡11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讲座及心肺复苏百人演练活动,受训师生1万余人。举办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7期,480人取得救护员资格证书。与安康市护理职业技能学院联合建立“汉滨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创新形成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红十字+培训基地+N”和“培考分离”新模式。获得省红会高度肯定并以“参阅件”形式在全省交流推广。
7.中医基层义诊志愿服务项目(汉阴县中医医院)。该项目自2015年7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104人,核心团队人数36人,受益人数2.6万人。组织开展中医“五进”活动,为群众扎针推拿、肩颈理疗,免费把医药送到群众家门口。组织举办中医药香包节、中医养生膏方节及中医进学校、职业病防治健康指导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累计组织参与中医适宜技术进乡村、进机关30余次,开展名中医“义”服务、“银龄双百”等活动20余场次,免费发放药品3万余元。
8.一起爱音乐教室(紫阳县丽姐助学公益联合会)。该项目自2021年3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20人,核心团队人数5人,受益人数1万人。“一起爱”音乐教室致力于让山区学校的孩子们也能在专业的教室里学习音乐知识、丰富课外生活、领略音乐带给心灵的感化力量。目前已在安康市境内援建音乐教室20所,为41所学校的音乐教室配备了乐器。
9.“志愿同行 乐游岚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岚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大队)。该项目自2016年5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400人,核心团队人数150人,受益人数50万人次。依托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高峰期,由抽调干部、酒店接待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和旅游集散中心引导员等组成志愿者队伍,积极为游客提供乘车、就餐、住宿、游览等各类咨询服务。同时,向游客倡导“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带走垃圾、留下文明”等文明理念。曾获评2021年度安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10.“‘未’爱护航,守护成长”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平利县人民检察院)。该项目自2019年7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13人,核心团队人数3人,受益人数3000人。2019年建成全市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先后有60个班次3000余名学生到基地接受教育。2020年9月,建成全市首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中心,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一次性询问调查、检查鉴定、心理抚慰等工作。2020年以来,共对5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学习信心。
11.空巢老人项目(紫阳县茉莉爱心公益联合会)。该项目自2020年12月实施至2022年1月,参与志愿人数50人,核心团队人数6人,受益人数208人次。项目围绕山区孤残、贫困老人的生活、心理为主,开展为老人派送过年物资、健康义诊、心理关爱、拍照等公益活动。共计开展“空巢老人”慰问活动四期,帮扶山区困难空巢老人700余户,折合资金40余万元,覆盖了毛坝、高滩等十余个乡镇,出动志愿者100余人次。
12.紫薇春暖(安康市人民医院)。该项目自2019年10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426人,核心团队人数3人,受益人数8000余人。充分发挥医疗特色优势,贴近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开展富有实效的主题活动,成立志愿者服务中心,设置志愿者服务站,配备手机充电站、爱心轮椅、雨伞等物品,为就诊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组织志愿者在“学雷锋”活动月、“爱牙日”等主题节日期间开展义诊、入户送药、慰问捐助等特色主题活动。
13.“金猫宝贝”早期幼儿养育公益课堂项目(安康高新中等职业学校志愿服务大队)。该项目自2017年12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60人,核心团队人数5人,受益人数1万余人。以“支持家庭科学养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早教和托育服务,同时提供线上儿童养育指导,在帮助宝宝成长的同时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累计开展公益讲座2000多次,发放各类宣传教育资料近万份。2020年该项目被陕西省教育厅评选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14.社区儿童服务站项目(安康义工联合会)。该项目自2018年1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300人,核心团队人数20人,受益人数1055人。在静宁社区、安火社区、张沟桥社区设立儿童服务空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灵关怀、亲子互动、安全健康教育等特色主题活动,聚焦解决流动、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生活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帮助他们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孩子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15.“情暖夕阳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项目(白河县清风社区志愿者协会)。该项目自2021年1月实施至今,参与志愿人数30人,核心团队人数9人,受益人数1200人。针对社区内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群组织开展生活照料、代际沟通、精神慰藉等个案服务活动,在传统节日及重要纪念日组织排练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节目,开展老人与子女互动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