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市委文明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康好人”推荐评议活动的通知》(安文明办〔2022〕3号),决定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康好人”推选活动。经逐级推荐、综合评审,拟将杨联菊等27人(组)作为2022年第一期“安康好人”候选人。根据《通知》要求,现通过安康文明网、“文明安康”微信公众号对候选人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月21日至7月27日。
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如有意见,请向市委文明办实名反映。
联系电话:3285675,3288956
电子邮箱:akswmb9999@163.com
中共安康市委文明办
2022年7月21日
2022年第一期“安康好人”候选人名单
[共27名(组)]
一、助人为乐好人(6名)
杨联菊 女 安康市惠和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忠秋 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党支部书记
刘 霞 女 紫阳茉莉爱心公益联合会副会长
吴成诚 岚皋县义工联合会会长、岚皋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
赵发东 镇坪县亿美家商贸有限公司法人
徐 超 安康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干部
二、见义勇为好人〔5名(组)〕
刘泽贵 紫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城管执法员
黄开徐、王文洋 黄开徐为平利县公安局正阳派出所副所长;
王文洋为平利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匡 松 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四组村民
刘堂元 白河县麻虎初级中学教师
张 薇 女 安康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
三、诚实守信好人(2名)
黄明平 旬阳市天宇牧业有限公司经理、蜀河镇高桥社区居委会委员
王永花 女 镇坪县牛头店镇永花百货商店负责人
四、敬业奉献好人(8名)
刘国强 旬阳市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
陈 梅 女 紫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
陈方兵 镇坪县消防救援大队装备技师
郑才林 安康市市政园林处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技术科科长
李 瑜 女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洪志坚 安康市第一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乔 勇 宁陕县司法局筒车湾司法所所长
郑 飞 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
五、孝老爱亲好人(6名)
周姿龙 女 汉滨区晏坝镇泰山庙村五组村民
王能升 旬阳市双河镇石圈村村民
付先群 女 石泉县池河镇合一村九组村民
杨 玲 女 岚皋县民主镇明珠村一组村民
汪道成 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村民
何宗勇 恒口示范区小档村四组村民
2022年第一期“安康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共27名(组)]
一、助人为乐好人(6名)
1.杨联菊,女,1959年9月出生,安康市惠和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汉滨区女企业家商会会长。
自1996年创立安康市惠和商贸有限公司以来,先后安置下岗职工35人、累计为安康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40余万元。在“万企帮万村”活动中,结对帮扶7个深度贫困村,与村民签订免费技能培训、定点上岗、农产品订购合同,参加“832”平台推介活动,动员商会会员支持消费扶贫。2019-2021年间通过舍得酒义卖向汉滨、旬阳捐赠共计246万元。曾获“安康市三八红旗手”“安康市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2.陈忠秋,男,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党支部书记。
2013年至今,累计组织、参加扶贫帮困、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爱水护水、无偿献血等各类公益活动300余次,为孤寡及留守老人义务理发5000余人次,参加无偿献血21次,献血量8000毫升。开展水源地保护公益活动,发起拒绝一次性纸杯和塑料杯的倡议,通过多项措施和方法提升村民环保意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曾获“汉阴县优秀志愿者”“安康市义务献血优秀志愿者铜奖”等荣誉。
3.刘霞,女,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紫阳茉莉爱心公益联合会副会长。
先后组织、参与资助学生5000余名,发放助学款360余万元,为500余名特殊贫困留守儿童提供食宿学习服务,为2100余名困难留守儿童送去30余万元帮扶物资,为700余名空巢老人提供慰问物资20余万元。3月25日紫阳疫情爆发后,她迅速筹集抗疫物资8万余元,并带领30多位茉莉爱心联合会志愿者承担起东城门社区和其他个别社区10000多人的粮油、果蔬、药物等生活物资的配送任务。
4.吴成诚,男,1987年10月出生,岚皋县昊文培训学校校长、岚皋县义工联合会会长、岚皋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
组建岚皋县第一支社会公益志愿者团队--岚皋县义工联,自费赴省、市争取对接“山里孩子看古都”“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365助学”等一大批公益项目,创新开展了“贫困家庭大病救助”“贫困家庭儿童冬日暖阳温暖包”等项目。十年时间里,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余次,筹集善款和物资190余万元,关爱大病、孤残老人、贫困留守儿童、退役军人等群体达5000余人。
5.赵发东,男,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镇坪县亿美家商贸有限公司法人。
2021年8月29日,因连续强降雨,钟宝镇旧城村六组肖家湾突发泥石流,导致两户房屋受灾,部分农田被毁,数十户农户受到直接威胁。赵发东得知消息后,立即驱车前往协助镇村干部开展救援工作。面对随时有可能滑塌扩大的灾情,他不顾自身安危、迎难而上,协助撤离农户23户79人,无偿提供对讲机5台用于区域通讯,亲自驾驶自用洒水车连续冲洗街道2天,主动报名加入灾后应急值守民兵排并坚守8天。
6.徐超,男,1995年10月出生,安康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干部。
他在2015年4月9日自愿采集血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2021午12月21日,经安康市红十字会通知,他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析资料与一名4岁的白血病患儿配对成功,随后经一轮高配和两轮体检后,其血样复检化验完全匹配,身本健康检查各项指标符合捐献条件。徐超在2022年2月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首例、安康市红十字会首位、陕西第 247位志愿捐者。
二、见义勇为好人[共5名(组)]
1.刘泽贵,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紫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城管执法员。
2019年7月30日,长时持续降雨致使紫阳县东三岔路口发生塌方,大面积塌方将一辆客运面包车掩埋,致使面包车严重变形,车门无法打开。刘泽贵听到哭喊声后,冒着塌方体持续下落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将两名严重受伤的乘客从车内救出。救人的过程中,他不慎被落石砸伤左大腿,左腿大拇指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住院治疗近一个月才痊愈出院。
2.黄开徐,男,199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平利县公安局正阳派出所副所长;王文洋,男,199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平利县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2021年11月25日,八仙村五组肖英房屋起火,面对熊熊大火,两位同志沉着冷静、英勇果敢,疏散人群、寻找水源,克服浓烟及高温灼烧的危险,冲进随时发生塌陷的火场将三个高温液化气罐进行转移。手被烫起了泡、衣服被挂破、浑身被水打湿…他们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最终将火扑灭,尽最大可能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匡松,男,1984年7月出生,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四组村民。
2021年9月19日凌晨,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袭击镇坪。曙坪镇桃元村一村民在观察屋后情况时被落石将腿部砸伤,伤口约七厘米左右,流血不止,匡松赶到现场后,迅速用提前准备好的纱布将伤者的流血处进行包扎,组织群众用楼梯、木板做简易担架,经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村民终于被送到镇卫生院。紧接着,匡松又急忙奔向受灾现场,成功救出一名被困洪水中央且被方向盘卡出腿的司机。洪水消退后,匡松还积极组织工人,免费出机械为桃元村灾后清淤重建贡献力量。
4.刘堂元,男,1994年4月出生,白河县麻虎初级中学教师。
2021年7月20日,刘堂元开车途经麻虎大桥水库,遇到一名女子投水轻生。当时正逢汛期,连日降雨导致水库洪水又深又浑,水下可见度为零,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游向落水者位置。经过多次潜入水底摸索,终于在昏暗的江水中拉起了落水者,将落水者交到水边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手上,他便自己悄悄开车走了。
5.张薇,女,安康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
2022年4月29日晚,K5471次列车到达安康车站,一名男子在出站地道行走时突然心源性猝死晕倒在地,周围旅客急忙大声呼救。当时正在出站的张薇听到求助后立即飞奔过去,一边嘱咐现场民警拨打120,一边双膝跪地为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和人工呼吸。经过急救,男子终于慢慢苏醒过来,恢复了意识,而她一直守在旁边,直到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才默默离开。张薇救助晕倒旅客的事迹迅速被央视、中国新闻网等中省市主流媒体报道,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被群众称为“最美护士”。
三、诚实守信好人(2名)
1.黄明平,男,1974年2月出生,旬阳市天宇牧业有限公司经理、蜀河镇高桥社区居委会委员。
在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他依然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并想方设法完成与各方已签合同,坚守诚实守信的底线。他通过学习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升产品质量,开办“汉水源放心肉专卖店”,猪场采用高品质生猪品种,坚持出售每日现杀新鲜肉,从不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很受消费者欢迎。他还累计出资32余万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和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2.王永花,女,1977年7月出生,镇坪县牛头店镇永花百货商店负责人。
1998年至今,她悉心照料双腿残疾的舅舅,践行要照顾舅舅一辈子的承诺。坚持诚信经营、用心服务,哪怕自负亏损也要将问题产品追回,坚决不卖假货次品,将舅舅的小店不断经营壮大。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她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村委会做好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不仅商品不涨价,还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2019年被镇坪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新民风红旗手”。
四、敬业奉献好人(8名)
1.刘国强,男,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旬阳市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
自2006年调任旬阳县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工作以来,跑遍旬阳21个乡镇几百个村,被当地群众称为地域文物安全保护的“铁脚板”。主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革命文物名录6处,先后向上争取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和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抢救性保护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处,率先在全安康市完成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识体系。曾获“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先进个人”“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
2.陈梅,女,1968年2月出生,紫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
32年来,一直在基层医院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每周实际工作时间超过60个小时。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先后开展了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微量白蛋白,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D二聚体,单胺氧化酶等新业务,成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筛查阳性率达100%,设立了输血科以及标准化的净化实验室(初筛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同时率先在全市二级中医医院开展 PCR检验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检验结果,满足了临床科室的需要。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她带领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一直行走在“刀尖上”。
3.陈方兵,男,1990年4月出生,镇坪县消防救援大队装备技师。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他毅然取消休假返岗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还主动担起厨师一职,为队友们提供伙食保障。2021年,他积极参与镇坪县“8·29”“9·19”洪灾救援,被镇坪县人民政府授予“特大洪灾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工作3年以来,共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00余次,累计救助群众100多人,保护人民财物100余万元。
4.郑才林,男,198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康市市政园林处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技术科科长。
他参与安康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保障房项目30余个,创造了36天改造长度7.3公里、投资5000余万元的市政建设速度。推进汉江一桥城门和地下通道建设,工程荣获全国市政金杯工程(市政工程质量最高奖)。曾有30余篇论文在学术核心期刊、国家、省级期刊发表,主持市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级重点研发课题1项,参编大学教材2本、国家级规范2个、省级地方标准2个,获批专利2项。
5.李瑜,女,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2019年和丈夫带着刚满2岁的孩子到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驻村扶贫。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推广直播水稻、魔芋、羊肚菌、果树等种植技术,先后改造、新建李子园900亩,发展富硒水稻1000亩、设施蔬菜200亩,建立猕猴桃生态果园100亩。跨界化身“代言人”,以直播方式推荐农副特产,累计销售额386.9万元。曾获省市级成果奖4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个人”“党员八带头标兵”等荣誉。
6.洪志坚,男,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康市第一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他教科研工作成绩优异,是教育部“浸入式”国培主讲专家,安康市“名师大篷车”讲师团成员,培养本校21名教师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指导多名学生获得各级竞赛奖项。创新研究了市一小语文第一课时模型、观课议课模式、教师成长模式等,主持编撰市一小语文教科研成果20万字以上,曾获“教育部先进个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他还富有爱心,精心照料脑瘫学生、资助贫困大学生、将老家房屋无偿资助给贫困家庭等。
7.乔勇,男,196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宁陕县司法局筒车湾司法所所长。
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9年,累计调解纠纷500余件,其中涉及重大民事纠纷14件,挽回集体和个人财产损失700余万元。撰写的《梅子乡矛盾发展规律及思考》《山区老人赡养问题的思考》《引汉济渭工程搬迁中的思考》先后被《西部法制报》《安康市司法局十大案例汇编》《省司法厅案例汇编》刊登。曾获陕西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安康市首届“十佳调解能手”等荣誉。
8.郑飞,男,197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
2018年被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选派援疆工作,在新疆工作期间共办理审查起诉、审查逮捕案件30余件,出庭公诉20余次,列席检委会研究重大疑难案件10余次,开展刑事检察业务培训1次,出色完成援疆工作任务,被喀什地区疏勒县政法委表彰为“优秀援疆干部”。2020年入选“首批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人才”。
五、孝老爱亲好人(6名)
1.周姿龙,女,1969年8月出生,汉滨区晏坝镇泰山庙村五组村民。
2008年丈夫车祸摔跤致瘫在家后,她坚强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4年来,她护理身体瘫痪的丈夫、照顾精神障碍的姑姐、照料年事已高的公公,用她自己的坚定和责任,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2.王能升,男,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旬阳市双河镇石圈村村民。
他三十年如一日侍奉在失明母亲左右,既要忙农活,又要下厨、喂饭、翻身、按摩、求医问药,一天到晚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忙个不停,却不曾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用粗糙的双手撑起一个家,用宽厚的背脊挡住生活风雨,成为乡里乡间为人称赞的“久病床前大孝子”。
3.付先群,女,1970年7月出生,石泉县池河镇合一村九组村民。
为让在外务工的丈夫安心,她自嫁入婆家起就一直悉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公公,婆婆摔伤卧床期间也是每天端饭递水、翻身擦洗,毫无怨言地独自照顾公婆、孩子,打理家务,春耕秋收,不但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和邻里的关系也处的非常融洽,用勤劳的双手和一颗朴实善良的心撑起整个家,在村内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2016年获“石泉县好媳妇”。
4.杨玲,女,1987年8月出生,岚皋县民主镇明珠村一组村民。
面对瘫痪的哥哥、失明的父亲、卧床的母亲,杨玲从16岁就承担起家庭重担,一边照顾双亲和哥哥,端饭递水、端屎倒尿、换洗擦身、洗头理发,一边哺育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到社区工厂务工补贴家用,依靠着勤劳的双手打拼,将生活越过越好。
5.汪道成,男,1975年2月出生,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村民。
他放弃在浙江收入可观的工作,主动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每天搭配合理的膳食、擦拭身体、陪母亲聊天,尽力为老人营造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他对孩子慈爱照顾,让他们顺利成才,对妻子体贴理解,让家庭和睦温暖,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6.何宗勇,男,194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恒口示范区小档村四组村民。
从2007年妻子突发脑溢血造成偏瘫开始,他就无微不至的照顾妻子至今。购买书籍学习护理知识、风雨不间断的每日陪妻子做康复训练、定期带妻子出门散心解闷,每日饮食营养调剂、按摩擦洗…漫长的15年过去了,他用不离不弃诠释着最质朴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