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来四月八,家家户户把秧插。党的号召一声下,农民致富又发家……”5月8日,由平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的“广佛镇首届插秧节”在锣鼓声中拉开帷幕,文艺志愿者用花鼓戏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百姓身边,现场不时传来群众阵阵掌声。
文明,代表着一个地域的形象,彰显着一个地域的魅力,体现着一个地域的实力。近年来,平利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组建“10+N”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出“传帮兴树晒”五种实践方式,打造“理‘响’平利、德润平利、情暖平利”品牌战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新民风建设的“平利实践”。
4月底,平利1个县实践中心、11个镇实践所、152个村实践站和多个实践基地四级阵地体系正式构建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县覆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网络矩阵。
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群众参与。如今的平利,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行。一幅古朴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现实与梦想相碰撞的文明画卷徐徐展开。
入脑走心 理“响”平利 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
“人逢喜事精神爽,收拾打扮下四乡,门庭院落开口唱,唱个花鼓来宣扬,党的精神放光芒……”在长安镇中坝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廖哲柱老人登上台,唱起熟悉的花鼓调子,再配以到位的表情和身段,引得群众笑声连连。73岁的廖哲柱是镇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宣讲队的一员。
“老党员要尽一点责任,我们要在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大街小巷宣讲党的精神,在宣讲中尽量增强艺术性,花鼓子也经常换个样子变个调子,让老百姓听着舒服,能入耳才能入心。”廖哲柱笑着说。
“我们在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宣讲队,每个村都有宣讲员,宣讲员会不定期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村史村情、道德模范典型事迹以及移风易俗倡议等内容。让党的最新政策和思想与平利每一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入脑走心‘最后一米’。”平利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大队队长王静表示。
在蒋家坪,凤凰茶山成了2021年度“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罗显平的理论宣讲主阵地。“我在这里宣讲了上千场次,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把新的体会和感悟融入宣讲,大家就爱听。”罗显平说。
走进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村民自己自编自导的小品正在排练。“我们每个村召集几个有才艺的‘能人’,组成了一个小型演出团,结合最新理论政策,用舞蹈、独唱、表演唱、地方传统戏曲、音乐快板等形式演艺,让大家都参与进来。”长安镇党委委员卢海东说。
启动“红色引擎”,发出“时代新声”。平利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文明实践工作组织体系,着力打造“理‘响’平利”理论宣讲品牌,通过“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等形式,先后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踔厉奋发开新局 笃行不怠谱新篇”等理论宣讲活动30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
凝心聚力 情暖平利 多元立体的志愿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
“大家在起垄的时候要注意,垄体表面土要细、平整,垄体要成瓦背形,垄体高度25厘米至30厘米左右……”四月艳阳天,在八仙镇松树庙村连片烤烟种植基地上,一堂“接地气”的农技示范课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进行,来自平利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大队的技术指导员在向农户们耐心讲解烤烟起垄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方法步骤等,并现场操作演示。2022年春季,他们牵头组织的“科技兴农”志愿服务项目已经在全县开展了数十场这样的“地头课堂”。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平利建立由县委书记任总队长的县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科学普及、巾帼和青年等10支常备专业志愿服务大队,成立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支队,形成覆盖各行业系统、贯通县镇村的志愿服务网络,“文明实践红马甲”成为遍布城乡最耀眼的颜色。
据统计,平利县累计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20余支,在册党政机关志愿者6000余名,并广泛挖掘乡土文艺人才、社会爱心人士、“321”网格员力量,引领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
“小伙子,我们家电视看不成了,你来帮我们看看吧!”“叔,您这小问题,我马上帮你弄好!”刘家台子社区志愿者蒲厚祥言语间已打开电视网络入户分线箱盒仔细查看。近日,城关镇志愿者们组成志愿帮扶服务队,查风险、排隐患。来到群众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详细讲解用电、用气、防溺水、防汛安全知识。
“您好,做核酸检测需要出示个人健康码,我帮您设置一下。”“您好,您家里有几口人,都接种疫苗了吗?”为了摸清城区居住人口情况,有效防疫,在4月开展的城区疫情防控“敲门行动”中,两天完成1.7万户、4.9万人城区人口摸排登记,实现城区群众干部包联全覆盖。
如何让群众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让群众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广佛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里,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根据文明实践积分台账给大家发放水杯、茶壶、脸盆等爱心奖品。
“这些前来用爱心积分兑换奖品的村民,有的是积极参加了村上的疫情防控、矛盾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有的是受到村上的荣誉表彰。”工作人员介绍,超市虽小,但发挥的作用却大,村民以文明实践进行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就可兑换相应奖品。
融合创新 德润平利 民风建设共筑文明实践“同心圆”
“中国好人”吴祥义诚信致富回报家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涛38年只做一件事,就是为茶忙,帮助农民兄弟因茶致富、因茶兴业;80多岁的全国劳模、陕西省道德模范樊文来“做党员永不褪色,做好人永不退休”;好儿媳王友珍用孝心真情呵护“植物人”婆婆……近年来,平利县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平利县共评选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91名(道德模范51名,中国好人6名,陕西好人18名,安康好人16名),县级以上各类文明家庭271户。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文明新风就吹拂到哪里。
“我和家人没有举办‘升学宴’,而是参加了村上为我们举办的集体升学礼。马上要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了,希望自己依旧能保持不骄不躁、不弃不馁的态度,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2021年被海南大学录取的平利县广佛镇秋河村的大学生王茜和母亲一边欣赏县书画学会文艺志愿者赠送的书画作品,一边说道。
近年来,平利县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入实施新民风建设三年提升行动,仅2021年就开展道德评议200余场次,举办集体升学礼22场次,评选各类先进典型300余人,荣获最美家庭20户,好媳妇、好婆婆20名。
融合镇村党员活动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乡贤工作室、家风家训馆、农家书屋等公共资源建设文明实践站所,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非遗传承、教育研学、法制宣传等内容的文明实践基地。建成好人馆、好人路、好人广场等阵地,大力宣传好人事迹,持续放大好人效应。指导易地搬迁社区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居民公约,在搬迁社区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和“五净一规范”群众性创建活动,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平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上把资源整合这篇文章做到了极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建立‘中心吹哨、各路必到’的联动机制、‘制度说话、群众评价’的考核机制、‘群众点餐、中心买单’的服务机制、‘投入合理、产出高效’的保障机制,全力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活跃、更实在、更有效。”平利县委书记杨军表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2年是平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平利县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建好阵地、壮大队伍、创新载体、建立机制四个重点,凝心聚力,突破创新,融合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谱写平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