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在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的微信公众号上,采茶、做饭、洗衣、叠被、锄地等一幅幅学生劳动的画面成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劳动实践中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洋溢出的快乐与阳光感染着每一个人。
近年来,该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德育作业”内容,不断深化和创新汉阴“333德育模式”,学校德育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制定了低中高三段“德育作业”+劳动教育实践方案。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具体实施。在校内层面,开展以争创“五好学生”、管护班级绿地、清洁校园卫生、寄宿生内务整理等内容的实践。在校外层面,每逢周五或节假日前夕,各班主任将给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劳动实践任务,以参加社会文明实践、给家人洗脚捶背、参与田间劳作、学习洗衣做饭等内容的实践。通过完成“德育作业”和劳动实践,引导广大学生体会父母艰辛,懂得感恩孝道,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创造劳动的思想根植学生心中,播下中华美德和劳动精神的种子。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这一特殊的“作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的德育实践和居家劳动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是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家长们纷纷在班级群里晒图片、做评价。德育处对学生“德育作业”和劳动实践情况,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进行一周一展,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点赞和热议。
“学校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当地德育、劳动教育资源,通过家校协同,引导广大学生在“德育作业”+劳动实践中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道德品质,将劳动教育融入德智体美教育,形成了系统的、全面育人的教育效应。”学校负责人牟明靖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