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新闻动态>文明要闻 > 正文内容

德润安康育英才

2022-04-19 15:56 来源:安康新闻网
字体大小:【

“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多注意均衡营养,不使用电子产品、不长时间看书写字,不在强(暗)光下看书写字……”3月24日,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学生代表沐浴着春日的阳光,精神抖擞地站在主席台上,向全体学生发出“三多三不”倡议。学生们排列整齐,认真聆听,齐声附和。

两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萦绕在老县镇中心小学师生的耳边,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些变化:抓实学生近视防控,2021年春、秋季学生近视率分别为26%、21%;“五小三结合”劳动教育课程申报了陕西省精品课程;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保证了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

事实上,这些变化不止体现在这所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校园里。在春风的吹拂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嘱托,在全市生根发芽,酝出芬芳。

时维四月,春意正浓。4月8日清晨,汉阴县城关镇三元村茶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采茶人”。汉阴中学的部分师生,身着采茶装束,挎着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指尖轻捻,摘取嫩芽,徜徉茶海。汉阴中学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体制机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这是我市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德育工作,聚力打造“德润安康”品牌。尤其在强化劳动实践教育方面,紧密结合安康多山重农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充分利用红色地标、新社区工厂和乡村产业资源,建立县级工农业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6个,聚力打造学校劳动教育“第三课堂”,设立“双师课堂”,“一校一品”建强课后服务劳动教育阵地,有效实现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

劳动教育只是“德润安康”品牌的一部分,为聚力培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项措施》《关于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落实立德树人 加强中小学劳动和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现场会”,建立“1+1”思政课领导机制,强化市、县、校三级德育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推动,典型示范,科研引领,协同共育”的中小幼一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围绕“减负、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将育人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课外教育各载体、社会教育各领域,打造了“贯通三个课堂、融通五育体系、联通家校社”的作业管理体系链,有力实现学科教学德育化、体育教学规范化、艺术教学生活化、劳动教育常态化、兴趣培养社团化。把健康理念融入学校建设、管理、发展全过程,突出环境优化,加强健康教育、贯通体育锻炼、规范手机管理,全力打造健康校园升级版,推动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

在德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的指引下,“德润安康”的美丽画卷在全市铺展。汉阴县“333”德育作业模式、白河县麻虎小学德育管理经验、旬阳中学“君子教育”德育体系入选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石泉县“六位一体”留守儿童管护经验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汉阴县“143”思政课改革模式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肯定,“追车少年”石梦林获评2020年度正能量人物,安康中学教师张莎莎被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最美教师”称号,安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刊文推广,德育工作创新做法在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和“十三五”陕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汇报交流。

 

作者:郭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