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山间云雾氤氲,深秋的风夹杂着丝丝寒意。马盘山上,平利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们正在种植园内热火朝天地种蒜和白菜,他们有的动作娴熟,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还有的三三两两结伴耕作。种植园外,来自全市各县区的参观人员连连称赞。
10月14日,全市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劳动和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推进会在平利县举行。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平利县3家劳动实践基地和1所小学。这期间,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好啊!”
去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平利县考察工作时作出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指示。一年来,平利县立足美丽乡村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统筹发展生态经济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两大主题,坚持把劳动教育写在大地上,融入生活中,以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工作为重点,大力实施“355”工作举措,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要求的落地落实。
让劳动教育与研学实践落地生根
如何实现“野蛮体魄”基础上的“文明精神”,这成了平利县委、县政府以及教育部门思考的方向和制定措施的落脚点。
“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渗透在研学教育课程设置中,通过劳动、通过研学,培养学生的品德,最终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通过不断研讨,平利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目标已定,使命必达。为使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顺利开展,发挥最大效益,平利县强化政府统筹,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县政府先后印发了《平利县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方案》《平利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和部门帮扶责任,先后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研究部署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工作。撬动社会资本,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农业+”“工业+”“科技+”“生态+”劳动教育及模式,目前,3个省级研学基地全面投入运营,3个市级基地也快步跟进。引导家庭参与,推动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日常生活、生产、服务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小能人、小农人、小工匠、小艺人、小红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五小工程”,确保五育融合。
压实工作责任,建立“五个一”机制,为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一个领导小组统筹。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研学实践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研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坚持一名县级领导挂帅。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统筹负责各研学基地的项目建设、课程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定期召开办公会安排部署研学实践重点工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基地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责任,随时跟踪督办。坚持一个工作专班负责。为每个基地组建一个工作专班,由县教科局一名科级领导负责,县文旅局一名干部协助,配备研学校长、研学副校长、课程建设指导员、专职研学辅导员、兼职研学辅导员和安全员,全面负责研学实践基地的运营管理、课程开发等工作。坚持一名资深校长牵头。每个基地配备一名管理经验丰富、退居二线的校长担任基地研学校长,指导研学基地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研学课程等软硬件建设,健全研学实践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负责研学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坚持一名业务骨干指导。每个基地落实一名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省市教学能手,全面负责各基地研学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研学课程,指导加强基地研学辅导员的业务培训。
以特色主题衔接课程内容
研学实践教育,重在“实践”。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则为贯彻“实践”二字提供了户外“教学场地”。
“我们的课程比较丰富,包括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茶叶品鉴等,学生们可以在体验中了解中国茶叶发展史、茶文化、茶叶分类、品质特征、茶叶市场营销及茶叶生产技术。”平利县田珍茶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田珍认为,通过参观体验,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学会动手动脑和生存生活。
去年以来,该基地在县上各部门帮助指导下,加快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加入到研学实践教育中来,并依托公司生态茶叶基地,以“茶文化”为主题,深度融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开发了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茶艺茶道、茶叶品鉴、现代化茶叶生产加工、游茶园、唱茶歌系列课程。
“在学生的研学活动中,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热切期盼,对茶叶采摘、传统制茶、茶艺等课程的浓厚兴趣。”田珍说,这也给了她们提升基地服务水平和课程品质的信心。
同样,在平利县盛丰源现代农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聚焦劳动和实践也是基地课程的重点内容。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该基地负责人贺胜春介绍,基地以“现代农业”为主题,利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资源,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研发设计了以走进现代农业、体验快乐营销、亲近自然风物、领略野炊之乐、感知红色经典、参加野营拓展为主题的35节精品课程。
“无论是采摘蔬菜,还是学习烹饪,还是产品分拣体验课,都提升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贺胜春看来,走出校园,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获取有温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前,平利县的6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都由企业将原有园区改造而成,配备了师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并结合地域特色和自身资源,设计研发了各具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的同时,培养其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基本的劳动、生活及文化技能。
在劳动和汗水中寓学于乐
在盛丰源研学基地体验了第一个课程之后,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学生操昀杞便收获了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首个深刻感受。
“产品分拣工作体验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辛苦,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增进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跟操昀杞一样,很多学生都表示,这次研学旅程让他们在放松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接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大家在劳动中、在实操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拓展了对世界的认知。
“这一次的研学活动,对于我来说,是劳中乐,乐中学,学中放松,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更深刻了一分。”城关初级中学学生陈梓晗说,在此次马盘山研学旅程中,她学会了叠“豆腐块”,体验了锄草,学习了油菜脱粒,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同时也和很多同学一样,第一次亲密接触到了马儿,并结识了枣红色的骏马“胖胖”。
马盘山两山理论生态农业观光研学基地以“两山理论”为主题,设计研发了徒步、种植、养殖、垂钓、射箭、骑马、制茶、榨油、木工、传统文化、蒙古生活、户外拓展等30个研学课程。“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让我感觉很新奇。当我坐在马上,真正动起来的那一刻,我的心头涌起了自豪感,也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陈梓晗如是说。
平利县城关第二小学教师黄彩认为,对于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去体验课本上所描绘的大千世界。在研学旅程中,通过“行走的课堂”,除了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还有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贴近生活的研学内容、活泼新颖的体验形式,研学实践教育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