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富骏,男,汉族,2006年6月出生,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他组织能力强,勇于展现自我,拍摄抗疫情公益短片,缓解同学们的紧张情绪;积极参加“模拟法庭”“扫红军墓”“保护长安河”等活动;多次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泡茶倒水、捶腿捏肩、下棋聊天。曾多次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二、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三等奖以及校级学习标兵十余次。
在学习方面,他求知欲强,学习自觉,思维敏捷,喜欢钻研。对于不懂的知识善于质疑;对于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思维清晰,作为班级里的学习委员,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职责,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沟通。他力争把自己做得更好,成为大家的榜样和老师的得力助手。他不仅能够兼顾自己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慷慨相助、竭尽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梳清题干脉络,掌握做题方法。碰到一些重要的题,也会在班级细心讲解,从而做到知识共享,互帮互助。在课余时间,会阅读一些有益于建立思维模式的书籍,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力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业,各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线上教学。在新冠疫情和全新教学模式下,不少同学都产生了焦虑、恐慌的情绪。这时,邓富骏同学自告奋勇,为大学区拍摄公益抗疫短片。公园上、河堤旁、小巷里,都能看见邓富骏同学举起手机拍摄的身影。正是这一个个暖心视频,缓解了同学们的紧张情绪,让同学们得以安心学习,也展示了他对抗疫的决心和勇气。
在初中这多彩的大舞台上,他组织能力强,不怯场,勇于展现自我,成为了同学们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帮手。能够策划并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班级的例行晨会、主题班会中精心策划于主持;在“崇尚法治”活动,扮演“模拟法庭”审判长一角,也能够作为代表,在烈士墓前抒发自己对英烈的缅怀之情与今后的行动;在运动场上,广播站里总能传出他激昂的加油呐喊声;在征文比赛中,能洋洋洒洒的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征文作品多次荣获市、县级的奖励;在书法比赛中,挥墨自如,也曾荣获过市级中小学生书法比赛的三等奖;他因思想维度广,热爱党组织,也曾过参加安康市第二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进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人生感悟,也是邓富骏同学的座右铭。他还热衷于志愿服务,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之前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位空巢老人说:“过惯了,独惯了,但我恐惧死亡。”这不禁让他对空巢老人这个群体产生了兴趣,也渐渐开始关注这个孤独的群体。于是,他走进了敬老院,帮老爷爷、老奶奶打扫卫生、泡茶倒水、捶腿捏肩、下棋聊天,一杯热水、一句问候为老人们带去了一份欣慰、向老人们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他在“保护长安河”活动中积极参与,为我们的长安河褪去白色垃圾,让它能汩汩流淌于秦岭群山之中;在“擦亮宁陕”活动中,认真刷洗栏杆,为我们绿意盎然的宁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体贴孝顺、俭以养德、知恩有礼。寒暑假在家里时,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学习,关注中国的发展。同时,经常眼里有活,不仅把自己的小天地收拾的干净整洁,也能将家里的物品摆放的井然有序;在家人身体不适的时候,能主动早起为姐姐熬一碗白粥;在妈妈手有烫伤时,也会化身小帮厨,帮妈妈洗菜备菜、洗刷碗筷;有时他取得了好成绩了,家里给他的奖励与零花钱,他也不要,总是体贴父母的不易,花钱节省,一直是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好孩子。
新时代,好少年。它向整个社会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说明了未来的中国需要新一代青少年的不懈努力,民族的复兴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砥砺前行。同时,“好少年”的使命也在于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到行动中来,传递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学好问,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记得邓富骏同学常说的:“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而作为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默默为报效祖国积蓄力量,就是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