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美丽乡村 > 正文内容

汉阴县涧池镇:乡村振兴“涧池范儿”

2021-07-22 15:39 来源:安康新闻网
字体大小:【

盛夏时节,走近汉阴县涧池镇,成群结队的朱鹮在河滩的草地上栖居;农田里蔬菜大棚整齐的排列着,缓坡上连片的果园一眼望不到头;农业园区里,连片栽种的果蔬长势喜人,正在采摘的农民边干活边聊天,不时发出阵阵笑声;社区工厂内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忙碌着……整个涧池,处处呈现一派景美人勤产业兴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涧池镇紧扣县域副中心的定位,以月河川道城镇经济带为主轴,以北部山林经济和南部生态农业为两翼,以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为重点,奋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富民、乡村治理、党的建设“四大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月河川道综合示范镇。涧池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重点镇称号。一个个荣誉,一项项创新,是涧池镇追赶超越,5万干群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从“旧”到“新” 扮靓家园更宜居

花果村位于涧池集镇以北1.5公里处,该村属浅山丘陵村,交通发达、植被茂盛,是享誉县内外的休闲旅游村。一眼望去,造型别致的砖瓦楼房,干净整洁的道路,和谐优美的村景绿化,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而在过去,花果村景象却与现在大相径庭。花果村党支部书记刘四说:“以前村口、路口、门口垃圾随处可见,我们想尽了办法,成立了环卫之家,按照以户清扫,村收集,镇清运模式,实行垃圾定期清理,开展卫生示范户、绿化示范户、优美庭院户评选,村庄美化亮化,改厕等,现在的花果村才逐渐变成了“花果山”。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林果、带动乡村旅游”的绿色生态发展思路,花果村实现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域经济加快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殷实的目标。2020年度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级文明村”。

花果村的变化只是涧池镇大力实施重点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涧池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宜居城镇为抓手,突出抓好集镇、316国道沿线和重点主干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完成绿化面积3000亩。整合农村安全供水项目,全面完成涧池镇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8个村成立用水协会;扎实推进月河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大粉条和豆制品小作坊整治力度,整改11家,关停19家,建设、修复污水管网3000余米;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落实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村口、路口、门口和 “三堆六乱”清理整治行动,先后评选卫生示范户、绿化示范户、优美庭院户240户,完成农村改厕526口,建设污水治理大三格15个,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3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房顶都有太阳能,院内大树好乘凉。地下暗道排污水,门前绿化百花香。排楼门前水泥路,条条路边有灯光。”涧池人自编的“快板书”,生动描述着涧池镇翻天覆地的新面貌。依托“重点镇”建设的发展和带动,如今,村容整洁、设施完善、秀美如画的美丽乡村正在涧池镇快速崛起。

从“远”到“近” 产业富民促振兴

骄阳似火的夏季,沿着新修建的平涧一级路,走进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儿童托管中心琅琅的读书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的欢声笑语,社区工厂里编织藤椅忙碌的身影、制衣厂里机器不停转动的声音、农业园区采摘运送蔬菜的工人正忙的不可开交......

紫云南郡社区居民陈兴松是从汉阴县漩涡镇搬迁到这里的已脱贫户,在搬迁前他还住在大山深处,交通很不便利,为维持家庭生计,他不得不每年外出打工,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家一次。如今的他管理着自己的蔬菜大棚,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实行易地搬迁后,我就在社区跟前的产业园务工,针对我们这些有种植技术和意愿的村民,在合作社的组织下给我们划分了大棚,由我们自己种植管理,现在我们两口子在这务工每个月工资有6000多元,孩子上学、家里生活再也不用发愁,在这里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陈兴松所言不虚,随着产业园和社区工厂相继建立,搬迁群众在当地有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以前农户对劳务输出严重依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扭转。

涧池镇在全面推进“一个支部引领、三大载体支撑、八个中心服务”的“138”后续扶持体系过程中,积极实行“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在紧邻的紫云、中营、沙坝等七个村规划建设2200亩富硒大棚蔬菜产业园。为搬迁群众每户配套5000元的财政产业奖补资金和3000元搬迁产业资金,通过完善“一协议两条据”将资金融入合作社作为搬迁户入股资金,落实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户均1亩棚、增收1万元目标,将453个大棚通过“划棚到户”交到搬迁群众手中,通过入股得分红、务工得酬金等形式,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02万元,实现了搬迁群众有业安置和有地安置的有机结合。

按照“抓住现有、振兴传统、发展新兴”的产业发展思路,涧池镇大力推行“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组建成立村(社区)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21个,吸纳社员2427户,入社资金1340.4万元,坚持按照“四化五统一”标准,规范村级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围绕“北桑南果川道菜”的产业布局,以五坪为核心,组建蚕桑产业联合社,示范带动王家河等村栽桑建园2640亩,全镇桑园面积达5000亩;军坝、洞河、栋梁组建香椿产业联合社,发展香椿种植1800亩;民主村引进猕猴桃产业园1000亩,仁河村高标准建成猕猴桃种苗繁育示范基地300亩;以洞河水库沿线花果、洞河、马鞍桥等村为重点,新发展脆李、樱桃、红桃等林果产业带2000亩;以南郡社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辐射带动五星、枞岭、紫云等村规划建设千亩设施蔬菜产业园;新华、中营、五星等村推广稻渔共作生态农业,发展水产养殖500亩,渔业养殖水面达3100余亩。

目前,涧池镇共有产业基地1.3万余亩,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43个,示范性家庭农场91个,共带动1200余户200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增收4000元,全镇形成了主导产业明晰、特粮特经产业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广大群众实现了“放下锄头进工厂,打工就在家门口”的美好愿望。

从“短”到“久” 擘画产旅新图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月河川道综合示范镇的过程中,涧池镇按照“11234”的发展思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旅游,全力打造产旅融合新名片。

随着紫云南郡、盛鑫苑、山水茗城、溪旺城等“万户社区”和兴平南路门户区项目相继建成,洞河水库、手工编织产业园、集镇农贸市场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惠民路、育才路、桂花街等市政街道改造和平涧路、阳安二线、涧沈路、涧双路、环库路建成通车,老316国道集镇段改造、兴平南路改造、平涧公路连接集镇交通枢纽开工建设,涧池镇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集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景美历史久,乡村引客来”。走近枞岭村,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沈氏家训展览馆和枞岭村史馆分外的热闹。村史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个个实物、一段段文字将村落历史、村容巨变、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状态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说起现在的村庄变化,枞岭村党支部书记罗学军更是赞不绝口。“枞岭村是沈氏家训的发源地,通过修建村史馆,大力发扬沈氏家训文化,村民们积极的传承乡土文化,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上乡风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涧池镇在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中,以枞岭村沈氏家训展览馆为中心,围绕“家训、农屋、乡俗、乡居”等元素,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等家风家训理念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全力打造家训文化产业园核心品牌。

沈氏家训展览馆、枞岭村史馆、仁河村龙寨沟景区、五星村君科玫瑰园、新华村梅花鹿养殖中心和永丰垂钓中心、洞河水库、金花宫、沈氏家宴、烩面片、桥头卤菜......风景养眼、文化养心、美食养胃、运动养身的涧池特色旅游地正敞开怀抱欢迎着八方来客,涧池特色旅游与特色美食有机融合,让美景留住游人、美食留住食客。

月河两岸鼓角齐鸣,五万干群团结奋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靓丽图景正在涧池大地上徐徐铺展。“在新的起点,我们5万涧池儿女将以“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的豪情和勇气,围绕打造国家重点镇、月河川道综合示范镇、建设县域副中心这一目标,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打造乡村振兴涧池样板,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涧池镇党委书记黄波自信满满地说道。 


作者: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