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根据陕西教育‘扶智’直播平台的课程安排,下午14:50至15:30有一节语文直播课堂教学,没课的老师请带上笔记本和我一起去听直播课,听完后大家要分享感受啊。”老县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陈霞微笑地提示到。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一年来,该校全体教职工不断增强看齐意识,肩负使命,担当尽责、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这颗大山里的“明珠”焕发异彩。
铭记关切——我们担当尽责
4月16日,笔者带着几分新奇来到老县镇中心小学,校门内左边橱窗里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到校考察时和老师对话时的照片及嘱托,正对面运动区后挡墙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十个大字映入眼帘,左右两边分别是生活区和教学区,校园内错落有致的绿植花卉随风摇摆,昭示着今朝学校换新颜。
校长吴锦鹏带我们参观了五一班教室、近视防控教室、美术室、科技室和劳动实践基地等场所,处处变化让人感叹不已。吴校长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考察,他的关切、嘱托和厚望对我们学校,乃至整个平利县及全市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高质量发展路径,我深感责任极其重大、使命极其光荣,同时也受到了极大地鞭策和鼓舞,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学校考察时提道:“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针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关切,吴校长自信地说到:“为了保护孩子视力,我们学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护眼灯,一到四年级课桌上还安装了“坐姿矫正器”,建立了一个有50台近视防控设备的教室,每天安排学生到那里做预防近视矫正训练。”
眼保健操开始了,音乐响起,罗思雨做地格外认真。在她写给习爷爷的一封信中笔者看到:“习爷爷您好,您非常关注我们山区学生的视力,我一定会保护好视力,坚持每天做2次眼保健操,每天到近视防控教室做眼部康复矫正30分钟,现在视力保护效果很好,不再让您为我们忧心。”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学校组建了篮球、武术、管乐队、机器人等13个社团。下午放学,孩子们在运动场上打篮球、练武术、踢足球。在运动场上,看着满头大汗正在打武术操的陈正杭同学,我们走过去问他,你累吗?他笑嘻嘻地说到:“不累,习爷爷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好,做个文明有知识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陈正杭还指着旁边一个同学说,他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我们家住在一块的,以前有点胖,自从每天和我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不但体重减轻了,而且个子也比去年高了很多。
“现在学校变化可大了,老师对我们也很好,经常组织校内外活动。而且我们还有春秋冬三套校服,两套是免费的,冬季校服由我们自愿购买的,节省了一大笔给我买衣服的钱,这些钱可用来买学习用品。”邓伊凡微笑地告诉我们。
牢记嘱托——我们潜心育人
“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如何贯彻落实,老县小学有一份良好的答卷。
赵永霞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走进五一班教室,正在声情并茂的给同学们上《小兵张嘎》那位老师。她激动地说到:“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校考察后,他的一番话语深深地触动着我,更激发了全校教师潜心育人的使命感和职业光荣感,我必须做一名更加优秀的好老师,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目前学校师资队伍已经很好了,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给学校配齐了体、音、美、科学等薄弱学科教师,还安排市内名师和教学能手给我们做学科教学提升培训,特别是去年6月,省教育厅让学校加入了‘教育扶智平台’,不出门,就能参与名师直播课堂和讲座,享受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有效举措让我们老师综合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去年有7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谈到师资队伍建设时赵老师欣慰地说到。
坚持立德树人,关键要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
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黄开华介绍:“一年来,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亲身感到学校和学生变化很大,一方面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社会各界帮助下,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了,开设了管乐、武术、舞蹈、剪纸、泥塑、足球等社团,基本和城里学校差不多。另一方面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诠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刻内涵,更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现在学生整体上更阳光自信了,学习氛围也更浓厚了。”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落实五育并举,劳动实践也是一门关键课程和必修课。
“自从去年全市德育工作推进会在汉阴召开后,我到汉阴县几个农村完全小学参观学习后深有感触,特别是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很有特色,回来后我就充分利用操场边的那块空闲的荒地,开发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劳动课,以班级为单位和季节节点,组织学生栽种了各种花草、蔬菜及农作物。”吴锦鹏指着那块劳动实践基地告诉我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担当尽责、不负嘱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学校变化日新月异,教育教学成绩硕果累累。
据介绍,该校管乐社团在全市素质教育展演中荣获二等奖,武术操《梦想起航》走上了中央电视台,并在全市展演中获特等奖。武术社团在陕西省第二届“武林大会”开幕式表演中获最佳表演奖,朗诵情景剧《大山里的温暖》受邀参加省青少年“爱挑战”现场展演,32名学生获得“才艺之星”称号,并走上2021年安康市少儿春晚。5名学生国画作品在全国少儿书画中获奖,6名学生在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省级决赛中获奖。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2020年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被市政府授予“2020年立德树人优秀学校”。
不负厚望——我们顺势发展
一年来,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项措施》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现在孩子真幸福,吃得好、穿得好,学校环境也好,各种教学设备都齐全,而且老师也年轻化,教的也很不错,我们家孩子就在老县小学上六年级,现在懂事多了,放学回家还经常帮我们干家务。”几个学生家长在校门外河堤靠着护栏闲聊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强调寄语孩子们“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段话激励着学校全体教职工和516名孩子,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他们知难而进,追赶超越。
学校精心规划了发展蓝图,厘清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先后制定了《学校提升办学品质工作方案》《德育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学校5年发展规划》等方案,提出了从学校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落实五育并举等方面,致力打造一所农村示范校和“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温馨校园示范校的奋斗目标。
“正在施工那地方是我们按照整体规划总投资850万元,建设食堂餐厅宿舍楼和功能部室楼,建成投用后,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更好了。”吴校长指着正在施工地方讲述到。
为了打造全市德育工作特色学校,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老县小学还专门聘请了安康市德育专家赵玉萍经常到校指导德育实践和德育课题研究,为德育工作问诊把脉。
赵玉萍告诉我们:“我们以‘德润安康’为总基调,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学校、家庭、社会’三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135’育人模式,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的文明素养普遍得到提高,更加阳光自信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也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学校必将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师必将努力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创新思维和奉献社会的引路人,厚植爱国情怀,潜心铸魂育人,以开拓创新、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努力办好人民更加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