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思想道德建设>身边好人 > 正文内容

旬阳:九旬老人送七个子孙参军报国 “革命军属”是最大荣耀

2021-02-24 08:38 来源:陕西文明网
字体大小:【

“家里一切都好,要好好安心工作。”这是93岁的安康市旬阳县吕河镇花坪村陈贵培经常对儿孙们说的一句话,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至今,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外孙、一个曾孙七人参军报国。

四个儿子先后参军入伍

安康市旬阳县吕河镇花坪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陈贵培老人1928年出生,今年93岁。陈贵培和妻子刘荣花育有八个子女,其中6个儿子,两个女儿。

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陈贵培出生在旧中国,经历过苦日子,因此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一直担任生产大队副大队长,每天带领群众促生产,年年修田造地不歇伙,几十年下来,把本村的可耕地全都修成了石坎梯地,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自给有余,连年超额完成国家分配的“粮油入仓”任务。他们生产队储备的余粮,还常常被人民公社平调到其它生产队救急困难群众度春荒。由于陈贵培的吃苦肯干,大公无私,196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村子里第一个入党的农村基层党员,已有58年的党龄。他爱国拥军,四个儿子先后参军卫国,从不向国家伸手要照顾,因此他的拥军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据陈贵培老人介绍,他的大儿子陈显芳,1949年出生,1969年初中毕业后就回到村子里就当上了民办教师,不仅能够为当地人民群众服务,同时也给他的家庭增加收入。但当第二年冬季征兵开始后,从小接受父亲爱国教育的他,主动放弃工作,报名应征参军,尽管陈贵培夫妇有些舍不得,但还是支持了大儿子的选择,把长子陈显芳送到了部队。

二儿子陈显印1952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就被区公所安排到原吕河区粮管所工作。那时候,粮管所是个好单位,也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好职业。然而,1971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后,陈显印也提出想当兵的要求,欣慰的陈贵培说服了妻子,积极支持二儿子应征入伍,这样,他家就成了两个儿子同期服现役的典型。

据陈贵培介绍,当时家境并不好。送走两个儿子去参军,剩下4个还在上学的儿子和年龄尚幼的女儿,加上爱人和一个年老多病的母亲,全家九口人只靠他一个全劳力挣工分养家。为了养家糊口,他每天白天带领群众搞集体生产,晚上加班耕耘自家的自留地,有时累得腰都伸不展。因为缺劳力,那段时间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但不管家里怎么困难,陈贵培给儿子们的书信都是报喜不报忧,每封信里都叮嘱儿子:“家里一切都好,要好好安心工作。”

据陈贵培的六儿子陈显信介绍,当时尽管国家有很多拥军优属政策,但他父亲从来不向政府和部队反映自己的家庭困难,也不曾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的照顾。这期间他还先后鼓励三儿子陈显安、四儿子陈显平报名参军,但后来组织考虑他家里已有两个儿子在部队,家庭确实困难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1980年,就在陈显芳、陈显印刚刚退伍回乡一两年后,陈贵培的第五个儿子陈显来高中毕业,他又积极鼓励陈显来报名参军;1982年又接着将小儿子陈显信送到了部队,这样,他家又成了两个儿子同时服现役的光荣军属。

他一家送4个儿子参军报国的感人事迹,在当地群众中口口相传,1983年媒体以“四个儿子服现役,家有困难不伸手”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旬阳县民政局了解到陈贵培的事迹后,推荐他参加了当年县里召开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表彰大会;1984年,他又被原安康地区民政局推荐出席了陕西省 “双拥”表彰大会,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联合表彰。

2002年冬,陈贵培的孙子陈辉(系陈贵培四儿子陈显平之子)又到了服兵役的年龄,这时,陈贵培老人已70岁高龄,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鼓励独生子的孙子去了部队。2013年,他的外孙向仁阵又受到他的影响参了军。2016年他的曾孙周松又光荣参军。

“革命军属”牌子是最大荣耀

“别人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挣钱养家,你却把这么多孩子送去义务当兵,你觉得亏不亏?”每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陈贵培老人都回答:“虽然我没有文化,但大道理我懂,有国才有家,没有大家那有小家呢!”老人还说,他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支持子女参军报国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虽然陈贵培已经93岁的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与儿孙们一起唱花鼓、敲锣鼓,谈笑风生,高兴时还和孙子们划拳喝酒。老人说,每年过年是他最高兴最快乐的日子,四世同堂才能聚在一起,子孙们陪他聊天、为他解闷,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在陈贵培老人居住的老房子墙壁上依然整齐地挂着几个“革命军属”的牌子,他指着这些牌子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没有上过学,所以对党对国家都没有做过什么大的贡献,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这几个红牌子,他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耀。”

花坪村村支书陈善宝表示,村民们都对陈贵培老人的爱国拥军事迹大加赞赏,正如村民所说的“保家卫国最真心,一家当兵有七人。可敬可佩不居功,吕河镇里第一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