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文明网>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内容

石泉县“百课进百村”巡回宣讲:让理论深入基层

2020-10-27 16:57 来源:石泉县委文明办
字体大小:【

党史国情、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文化艺术、实用技能培训……时下,石泉县老百姓的生活格外充实,不仅能享受到“菜单式”培训服务,还能在“家门口”与各行专家面对面交流。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得益于石泉县创新开展的“百课进百村”宣讲活动,它以政策理论、百科知识服务基层大众,切实打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平台培训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菜单式”宣讲,在干群中凝聚发展新动能。“哪里有宣讲需要,就往哪里走!”“哪里要‘点菜’,就往哪里‘送菜’!”石泉县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把党的大政方针和创新理论,分解成党史国情、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化科普和典型事例等多个方面,并制成百姓话题“菜单”,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点菜”。每到一个村,宣讲团成员便直接面对党员、干部、群众采取专题讲座、交流互动、有奖竞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菜单式”宣讲服务,切实推进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科学技术服务群众、利好政策惠及群众,先进典型鼓舞群众,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中不断集聚起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强大精神动能。

融入式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开花结果。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按照石泉县委印发《石泉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组织部配合,整合了党校、革命教育基地、党员电教中心、道德讲堂、部门讲堂、村党员活动室等资源,建立了理论宣讲平台。并建立了以理论宣讲团、党校骨干教师、乡土人才、先进典型等为主的300余人的师资库,明确了“1+N”的课程安排,1为必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为选学党的政策、移风易俗、农业科技、文化艺术等内容。为破解组织难的问题,石泉县探索多种宣讲方式,如各村借助新民风道德评议、道德讲堂等平台开展宣讲,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通过文化搭台,探索“文化活动+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扶贫扶志”等宣讲模式,实现一个舞台、多重效应;线上线下融合讲,抢占网络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借助扶贫扶志宣讲村村行活动等契机,将理论宣讲融入其中。

“工匠式”雕琢,把“好声音”传递给千家万户。根据镇村实际量体裁衣,老百姓缺什么,就组织人员讲什么,从建立师资库、挑选宣讲员、集体备课、课件打磨、试讲彩排等各方面做好前期工作,以工匠精神确保宣讲质量高、反响效果好。“百课进百村”主讲场则因需而设,将“固定讲台”变为村头院落、田间地头等“流动课堂”,采取下沉基层、送教上门、网络直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成“接地气”,给基层群众呈现出一场场多样化、通俗化、趣味化的知识盛宴。

截至目前,石泉县依托“农民夜校”、“百课进百村”已组织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26场次,印发学习资料30000份,开展网络培训283场、实地培训650场、送学上门5000余人次。覆盖全县11个镇,授课教师上百人,受益党员干部群众达上万人,切实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周航 尹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