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这可不是一句空话。面对群众诉求,志愿者们主动服务,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居民皆满意”。
迎丰镇城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帮扶、文化惠民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有效促进了社区发展、干群良性互动,切实提高了搬迁群众和居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制观念,为建设融合发展文明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网格化管理 提升群众“三感”
迎丰城镇社区位于滨河安置点,这里原住居民159户343人,随着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208户516名搬迁群众在迎丰集镇购房,开始跨村域移民生活,以新思维开拓新领域,从小山沟走向大集镇。
“社区人多事杂,搬迁群众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社区管人管房管事,原村委会管林管地,搬迁群众住到社区一视同仁,享受的政策福利和大家一样。”社区支部书记余顺刚说道。“今年社区选聘的2名公益性岗位和5名清洁工,6名都是由搬迁群众担任,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面对搬迁群众众多,管理服务压力大的现状,迎丰镇城镇社区组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网格化管理,划分4个片区24个网格,聘任网格长24名,50余名群众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同步,实践站明确了“11447”融合发展工作思路,(1个居民公约、1所农民夜校、四会组织、4支志愿服务队、7支公共设施管护服务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引领服务作用,安排社区工厂务工,解决民生小事,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步提升搬迁群众融入度。
精准“学养做” 初心在“服务”
“这次‘农民夜校’宣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同步要讲解夏日安全用电、防溺水、固体垃圾分类等日常知识。”社区志愿者杨林说道。“志愿服务和‘农民夜校’每月至少开展2次,群众参与度很高,利用闲暇时间宣传政策,组织公益性服务,解决群众需求。”
迎丰镇城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发挥“农民夜校”和社区网格作用,坚持做好传播科学理论、凝聚思想共识、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基层群众的职责,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大力开展“学新思想、养新风尚、做新农民”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搬迁群众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全力打造融合发展文明社区。
以“民需”办实农民夜校宣讲,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三下”入户走访,了解社区居民和搬迁群众社情民意,对接群众需求,实施“群众点单、站所派单”模式,创新开展“1+N+3”农民夜校宣讲。目前,社区开展理论宣讲12次,搜集民需16件,组织志愿服务34次。通过学理论、学政策,培育群众主流价值观,深化群众思想教育,使新时代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队带小队 促进群众融合
“住在2单元的李某是从红花坪村搬来的,习惯性把木柴堆放在楼梯间,引起邻里的强烈不满。我们通过入户劝导,让他意识到消防安全重要性,并协助他将木柴装箱搬进自家阳台。落后的生活习惯通过引导,群众也在逐渐融合。”社区妇联主任白小芹讲述到。
在全面落实社区治安防控机制的同时,除了做好人防物防外,社区在技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迎丰镇党委政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支持下,安装了治安动态监控系统,辖区重点部位覆盖治安监控摄像头24个,站所同心,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违法犯罪情况起到有效防范和震慑作用。
城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红马甲”则活跃在社区每个角落,帮助群众代办,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创业就业服务,解决社区居民及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题;开设广场舞、表彰典型,积极吸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