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璩勇 陈俊 杨迁伟
2019年10月17日,从北京传来消息,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安康市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组织。大家欢欣鼓舞却并不意外,更没有因此而忘了自己的本分。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这份至高荣誉,既是对我们的褒奖,也对新民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理性对待荣誉,清醒看到问题,坚决杜绝‘放一放、歇一歇、松一松’的思想倾向,围绕既定目标和测评体系,自觉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5天后,全市新民风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如期在首个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镇坪县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雪剑要求,要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提升,确保全面实现“三年成新风”目标。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也是市委对安康实现“成新风”阶段性目标,进入新民风建设提升时期的明确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进一步实现社会风尚成功转型升级,让新民风入其心、成其规,约其行,成为安康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石和恒久动力!
以“五字新风”破解陈规陋习
2014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干部们发现,有少部分群众打着老主意,看着庄稼成熟了等着帮扶干部来帮忙收,家里没粮油了向帮扶干部要,甚至还有的让帮扶干部给自己解决找对象的问题;另一部分群众,家里穷得丁当响,却还爱面子,家里大小事吆喝着请客送礼,还有的整日酗酒、打牌,甚至滋事生非。这些问题成了脱贫攻坚路上的棘手问题。如果按照过去“一给了之”的扶贫方式,这些贫困户永远也扶不起来。
2015年,旬阳县先期试点,针对部分群众不良人情风、盲目攀比风、低俗恶搞风、打牌赌博风等陈规陋习,以及一些贫困户“坐等政府送小康”“等靠要”“缠访闹”等较为严重的精神贫困问题,开展了“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极大地改进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信心不强等问题,成为拔除精神穷根、消除物质贫困的新样板。
试点两年之后,效果卓著。2017年,市委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7个配套实施方案,在全市大力推行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全面掀起“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热潮,并提出“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目标。
工作中,把“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融入村规民约,在全市1883个村(社区)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为群众提供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准则,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攀比奢侈等不良风气。为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定期组织群众说身边现象、乡贤论是非对错、榜上亮正反典型等活动,对评出的后进典型,采取“一人一案、一事一策”办法,落实包帮责任,解决实际困难,促其打开心结,树立正确的做人做事准则,倒逼当下改“懒病”、长久立志气,在激发荣辱观、树立价值观中重塑自我。对勤劳致富、身残志坚等正面典型,通过善行义举榜、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褒奖颂扬,纳入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陕西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推荐范围。对好逸恶劳、坐等靠要等反面典型,在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村(社区)曝光台公布,开展帮教转化;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的,探索出一些后果可控、帮教对象可承受的惩戒措施。
与此同时,以宣传教育促进成风化雨。我市先后推出了《我们的新民风》图本电子书,50个百字“小故事”,图文并茂地讲清了“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大道理”,扎实开展政策、文化、科技、健康、法律“五项教育”和“扶贫扶志”宣讲村村行活动,把党的好政策送进千家万户。
新民风建设让安康群众脱胎换骨
白河县仓上镇裴家村村民柯昌全,是出了名的“懒汉二混子”,亲戚们给他说了3个对象,没一个愿意。平时不是在牌场,就是在酒桌,还经常到政府要救济。
2014年,柯昌全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镇村干部没有因为他的过往落下他,三番五次上门关心、帮助他,给他讲解惠农政策,组织参加技能培训,有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优先想着他。2015年,柯昌全和母亲、侄子一家三口没花一分钱住进了75平方米的安置房,过上了向往的好日子。从此柯昌全像变了个人,不仅在工地上勤劳苦干,还主动到社区打扫卫生,教老年人使用家电和手机等。村镇干部看柯昌全变勤快了,便安排他当社区保洁员,推荐他当生态护林员。
在社区的道德评议会上,柯昌全从“懒汉”成了村里“自强励志”典型,后又被评为市、县“自强标兵”,被选为白河县群众宣讲员,多次随宣讲团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还被选为省、市“‘我的脱贫故事’村村行”宣讲团成员。
谢传林是汉阴县涧池镇洞河村党员,2014年,他给大儿子办婚事时,在家设宴70桌招待亲友共花费4万元多元,收份子钱4万余元,“收支基本平衡”。2019年“五一”前夕,给小儿子办婚事时,响应了村上号召,不能让人情消费变成人情负担,他在喜事服务中心按照600元标准设宴14桌,每桌坐8人,花费7000余元,收到份子钱14000余元。“这账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谢传林说,同样是给儿子办喜事,“请的人少了,还结余了7000余元。”
在新民风的强势推动下,像柯昌全、谢传林这样“诚孝俭勤和”的典型人物越来越多,一人带动一批,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在“一约四会”的大力倡导下,人们一改往日的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孩子高考参加集体“升学礼”,红白喜事小范围简办,大家争着挣爱心超市的积分,到道德银行存钱……
据统计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我市农村摆酒席减少了三分之二,人情份子钱下降了七成,红白喜事费用节约3296万元。新民风移风易俗,让广大群众摆脱了身在其中、深受其苦的人情怪圈。通过道德评议先后帮教转化“等靠要、争访闹”反面典型4422人,1762户群众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在新民风建设的助力下,安康市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58.17万人减少至目前的26.9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单位。三年来,全市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个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2个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1065个新民风爱心超市先后建成,联合激励惩戒典型材料报送9例,数量居全省第一,诚信体系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公众安全感保持全省第一。
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新民风助推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的“安康经验”》荣获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入选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教材;省委宣传部先后两次在安康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经验做法;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300余篇。目前,“诚孝俭勤和”安康新民风对内已成为成风化人的主流价值,对外已成为铸魂塑形的宣传品牌。
提升时期,如何让新民风成时代新风
今年是新民风的“成新风”之年,三年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安康新民风成风化人的教化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品牌的传播效应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考虑,三年成新风目标完成后,我们又该干什么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新民风建设就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三年成新风”目标后,该项工作也就随之结束了。其实不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良风美俗的形成,一种价值观念的确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用了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才三年时间,即使今年已完成阶段性任务,进入新民风建设提升时期,还必须正视陈规陋习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只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建设成果,好的制度坚持,不切实际的及时纠正,才能在全社会持续保持文明新风,让新民风成为时代新风,才能真正把安康打造成陕南首善之地、全省民风高地。
近年来,为持续加快“信用安康”建设步伐,安康市督促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开展企业信用等级分类,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各领域红黑名单常态化发布共享及联合奖惩典型案例报送制度;石泉把新民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新民风与党风、政风相结合,使得基层干部对新民风建设也有了辩证的眼光,达到标本兼治;宁陕县依托道德评议,对有劳动能力不劳动、不发展产业、不赡养老人且反复劝说无效的后进典型,除医疗、教育、住房等硬性扶持政策维持不变,按下财物慰问、产业奖补等帮扶“暂停键”,反向激发贫困户改变积习顽症;还有旬阳县“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等基层治理模式等等,这些做法充分发挥了新民风建设在推进社会依法治理中的作用,使得新民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在新民风建设提升时期,我们就应该在完善抓常抓细抓实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把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把核心价值观和新民风的要求体现到规章制度建设和公共政策制定中,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形成各方面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和新民风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
“新民风形成需要长期熏陶,并非短期之功就能完成,必须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我们要站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高度,不断把新民风建设引向深入;要创新工作方法、工作路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新民风训言的提炼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成为新民风建设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受益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表示。